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百年同济,砥砺前行,体育始终是同济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老校歌里唱道“好一片中国大地,不健康身体,真可惜,真可惜”,而在 20 世纪 20 年代,老校长张仲苏就强调“康健之精神必寓于健康之身体,唯有具备健康之身体,方能阐释并发挥深邃之学理”。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同济人以拼搏奋斗诠释着“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铸就了无数荣耀与辉煌。
—奥运健儿来报到—
8月19日,4600余名2024级本科新生踏入同济校园,开启大学之旅,其中包括巴黎奥运金牌得主陈芋汐和田径运动员徐卓一。不少同济新学子偶遇二人倍感惊喜,相关话题还冲上实时热搜第一。陈芋汐今年3月被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徐卓一因外形与赛场表现反差大被网友称为“眼镜哥”,也被保送至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训练专业。
(图源:同济大学公众号)
“感谢你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为同济争光。”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郑庆华等校领导分别为两位奥运健儿佩戴同济大学校徽,勉励他们在继续确保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两位运动员还给学校带来了巴黎奥运会纪念徽章。
—同济学子闪耀奥运赛场—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同济大学学子表现卓越,斩获 2 金 2 银的耀眼成绩。2024 级本科生陈芋汐与队友全红婵在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勇夺金牌,助力中国队实现该项目七连冠,同时陈芋汐在女子 10 米跳台决赛中荣获银牌;2023 级硕士研究生覃海洋奋力拼搏,与队友在男子 4×100 米混合泳接力中打破美国队长达 40 年的垄断,夺得该项目奥运冠军,还在男女混合 4×100 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银牌并刷新亚洲纪录;2024 级本科生徐卓一在男子 110 米跨栏预赛中也有出色发挥;2020 届本科校友辛鑫在马拉松游泳女子 10 公里决赛中,以坚韧和勇气展现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陈芋汐、覃海洋、徐卓一、辛鑫(从左至右)图源:新华社、央视网
回顾同济学子的奥运历程,覃海洋在 2021 年东京奥运会出战200 米蛙泳项目,辛鑫在该届奥运会马拉松游泳女子 10 公里比赛中获得第八名。2016 年里约奥运会,同济大学有唐奕、陆滢、辛鑫、谢文骏、赵丽娜等五名运动员参赛。2012 年伦敦奥运会,焦刘洋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 200 米蝶泳冠军,陆滢获得女子 100 米蝶泳银牌。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同济大学八位运动员参赛,焦刘洋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女子 200 米蝶泳亚军,孙晔与队友在女子 4×100 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勇夺铜牌并打破亚洲纪录,王旻在女子手球比赛中获得第六名。
焦刘洋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200米蝶泳获得金牌(图源:搜狐网)
陆滢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蝶泳决赛中获得银牌(图源:东方网)
—同济的足球情缘—
同济的体育精神蕴含在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之中。1912年,足球在同济校园兴起并迅速成为学生们热爱的运动项目,为同济体育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足球作为同济大学传统优势项目,1913年就成立了校足球代表队,各院系学生也积极开展足球运动。
1915年的第一足球部
1915年的第二足球部
同济辉煌的“足球史”中涌现出众多“文武双全”的人物,如医学史上首例断肢再植创始人之一、1954 届校友钱允庆先生。他在 1952年和 1953 年作为华东地区足球联队队长参加全国第一、二届足球比赛并载誉而归,1952年作为国家足球队队员,参加了匈牙利国家足球队来华访问比赛。
钱允庆(左一)
钱允庆作为断肢再植专家受周总理接见
同济大学于 1979年被上海市命名为第一批“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84年招收第一批足球运动员进入预科班学习,1987年在全国“黄果树杯”大学生足球比赛中荣获男子冠军。1990年,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创建单位之一的同济大学担任第一届大体协足球分会的主席单位,翻开了同济足球史崭新的篇章。
1990年第一届足协分会成立时在同济大学的合影(前排右5为李国豪校长)
足球底蕴深厚的同济大学积极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足球事业贡献力量。2012年1月5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在同济大学宣告成立。足球联盟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建设工作,是对促进体教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的积极探索,其核心着力点在于整合足球资源,培育更多的校园足球人口,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项技能强、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并探索出一种适合上海乃至全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型模式。
2012年1月5日,“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在同济成立
2017年,同济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国际足球学院”。学院秉持国际化协作、市场化运作的办学方向,构建了以足球管理、足球经济、足球运动训练、足球科研研究、足球人文社会学等专业方向为主体的体系,办学层次贯穿本科、研究生培养,成功打造了完善的足球精英人才培养机制。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品学兼优、专业技能精湛的复合应用型精英足球专门人才。
2017年6月21日,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成立
—体育于同济—
建校百年来,同济人深刻领悟健体强身的重大意义。早期同济体育倡导遵循自然规律锻炼身体,以慈爱仁义精神滋养灵魂,紧密联结个人健康与祖国命运。如今,学校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科学性与个性化需求、普及性与特色性的完美结合。
学生在体操
1915年,学校的运动室及正在锻炼的学生
1915年,学生足球赛
20世纪20年代,同济体育项目日益丰富多彩,拥有篮球队、足球队、网球队、排球队、棒球队等众多运动队,1930年还成立了女子篮球队。学校从精武体育会聘请教练员,大力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能。
1916年,运动员合影
1916年,校网球会合影
1916年,校台球会合影
1935年,体育课被列为必修课。在1937年的国立同济大学组织系统图中,体育委员会已经赫然在列。当时,校内体育设施相当完善,拥有大运动场、6个田径网球场、3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手球场、国术场、游泳池、乒乓球场及10艘游艇等。当时的同济校园四周环水,游艇活动成为同济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一大特色项目----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来陶冶情操。
1933年,国立同济大学校庆26周年纪念运动会合影
1933年,同济大学运动会(金石声摄)
1933年,校排球队和乒乓球队
抗战期间,同济大学虽六次迁校,但师生们始终坚持开展体育活动。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师生们在东岳庙前的运动场上举行了纪念仪式及盛大的运动会开幕式。
1942年,校庆35周年纪念运动会上校长夫人为运动员颁奖
20世纪40年代后期,同济大学在上海的大学体育竞赛中屡获佳绩,如1947年同济足球队获上海市大专院校足球赛冠军,同年6月男排获市大学排球赛冠军,11月同济田径队参加市运动会大专男子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等。体育亦是同济人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从“九·一八”篮球队,到“一·二九运动场”以及一系列相关体育比赛项目,它们见证了历史沧桑,承载着同济人的爱国情怀。“九·一八”篮球队成立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际,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一·二九运动场”得名于1948年1月29日的同济大学青年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争民主”的爱国学生运动,传承着同济人的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济大学持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体育教育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涵盖多种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育素养。体育活动包含跑步、跳远等传统田径项目,以及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比赛,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体育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同济学子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50-1960年代体育活动,早操
50-60年代体育活动,骑自行车
1977年体育课,跳远
1978年体育锻炼,玩排球
1979年课外体育活动,篮球赛
1987年,第26届田径运动会暨第三届“同济体育节”
新世纪以来,同济大学大力开展体育教育改革,推动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借助竞技文化的蓬勃发展,浓厚校园体育氛围。在体育教育推进进程中,以身体教育为基石,奠定体育教育之重要基础,促使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紧密交融。另一方面,立足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的文化育人效能,培育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此外,基于美育教育,巧用身体教育增进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意识。为增强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力,同济大学持续创新内容形式,践行新时代同济文化,聚焦同济精神。积极组织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强化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打造独具同济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提升学校体育影响力。同济大学通过多元方式全面推进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积极力量。
同济体育健儿在全国及上海各类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由高水平运动队、普通学生阳光代表队组成的同济代表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 “校长杯”等荣誉。阳光体育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处于领先水平。武磊、李佳悦、赵丽娜、张馨、杨莉娜、覃海洋等同济学子代表国家队在男子足球、女子足球、游泳等国际比赛中取得佳绩。同济大学也获评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同济大学代表队参加ASCE中太平洋赛区混凝土轻舟赛
留学生参加”同舟杯“龙舟比赛
同济学子覃海洋当选2023杭州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MVP
—荣耀与传承—
从过去到现在,同济体育精神持续传承与发展,蕴含着包容、进取、创新、理性精神和济世情怀。在同济校园,既有西方体育项目的流行,又有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不同体育文化和谐共存,共同展现着同济体育的现代风貌。同济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的拼搏与荣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同济学子追求卓越、挑战自我,他们的故事成为体育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
9月1日,在同济大学2024级新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郑庆华回顾了奥运健儿的拼搏故事。他说:“他们向我们展示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故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希望同学们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当中,保持健全的人格、强健的身心和持续的动力,在学习与科研的赛场上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新时代同济精神文化的浸润下,同济体育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同济大学将培养出更多拥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坚强意志、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强大力量。
Copyright@2018 同济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