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为祖国健康工作六十年!
自1907年同济大学建校以来,同济体育的脚步便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从吴淞时期的蹒跚学步,到战火中的坚韧前行,再到新时代的蓬勃奋进。体育,早已不仅是赛场上的竞技,更是一种深植于每位同济人血脉中的精神烙印,是“同舟共济”校训中,那抹最为昂扬有力的生命亮色。
为弘扬同济体育文化,凝聚体育精神,展现同济体育的历史传承与时代风貌,我们正式发起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部徽”有奖征集活动。现面向全校师生,诚邀您执笔,与我们共同塑造属于同济体育的视觉标识。
(一)征集内容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部徽
(二)征集对象
同济大学全体师生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
(四)征集要求
1. 主题鲜明,内涵分富。体现体育教学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理念,传达“同体之强,济国之盛”的体育文化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2. 构图简洁,色彩协调,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应用性强。可于网站、文创产品和媒体宣传等多元场景。
3. 必须为原创作品,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参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五)投稿方式
请投稿人在截止日期前将设计图电子版(设计稿JPG/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和设计说明(300字以内,阐述设计理念与寓意)打包发送至邮箱:yanglu@tongji.edu.cn,文件命名请写“作者姓名+学院/部门+电话联系方式”,邮件主题写“同济体育教学部部徽征集”。
(六)评选与奖励
征集活动结束后,学部将组成工作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设最佳作品奖1项(配套2000元奖品)、杰出作品奖2项(配套1000元奖品)、入围奖3项(配套500元奖品)。
(七)其他说明
1. 学部中文名称:体育教学部,学部英文名称: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2.投稿作品要求原创设计、未公开发表过、且无侵权行为的原创作品。作品投出后,投稿者不得自行或授权他人对投稿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和开发;不以任何形式发表、宣传和转让其投稿作品或宣传其投稿行为。
3.应征作品如被录用,其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知识产权归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所有,学部可根据需要对作品修改、深化设计、发行展览。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拥有包括提供给主要媒体进行刊播、展览、出版、网络推广等一切非商业性质的作品使用权。
4.所有投稿作品均不退稿,请投稿者自留底稿。若出现创意雷同的应征作品,以收件时间来确定第一创意者。
5.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所有。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是负责全校公共体育教学、体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机构,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由“体育教研室”更名而来。秉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教学理念,学部已构建起本硕贯通的培养体系,拥有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位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与校内医学院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共建科研平台。
笔下的方寸之间,能容纳百年的风雨与阳光;一个精巧的构思,将定义我们共同的体育记忆。我们期待你的创意,点亮同济体育的全新标识!
Copyright@2018 同济大学体育部